有特殊需要學童的學習講求精心設計的教學方法。今天,可編程智能機械人的出現為實現這種學習設計要求展露了曙光。被孩子們充分接受的機械人可以有效充當特殊學習需要學童(SEN學童)們的助教,因為它們有耐心,永不言倦又非情緒化,從而可以指導並陪同SEN學童在沒有壓力下反覆練習,最終從不斷的練習中達到精熟。
此外,機械人可提供多重感官的刺激,有生動的畫面以及聲效等的輔助,藉此增加學生的專注力,提供即時的回饋,提高學習動機及成效。
為實現機械人輔助教學的好處這目標,且得到來自滙豐150週年慈善計劃的資金,香港特殊學校議會(HKSSC)於是組織了一個非凡的團隊來實施是項計劃。
在團隊中,東華三院群芳啟智學校帶領28所特殊學校作為項目開發的申請人。而職業訓練局(VTC)高峰進修學院(PEAK)則以其良好的項目管理,SEN課程開發和機械人編程等優質經驗,來擔當執行機構。
估計是項計劃的受益者將包括70所特殊教育機構和超過8,000名 SEN學童。事實上,這是利用機械人開拓特殊教育教與學中規模最大的項目。主要項目成果包括約60套以主題和學科為基礎的學習探究示例,培訓工作坊,經驗交流分享會和用以傳遞資訊和連繫社區的項目網站等。
項目成果和影響則涵蓋激發SEN學童之學習興趣和提升其溝通能力至新的境界;提供全面和度身訂製的教材套予可持續的機器人輔助學習;並使SEN教師掌握可持續技巧來開發和應用智能機械人的學習材料等。
2018年12月12-14日「學與教博覽2018」
我們為各特殊學校導師及同工們提供以下工作坊,歡迎各老師、學校查詢及參與。
學校導師及同工可於登入網站後登記報名
上課地點 : 香港灣仔活道27號職業訓練局大樓十樓
電話查詢 : 2919 1569
Designing socially assistive robots to empower and support people to live independently requires contextualised, up-to-date, accurate and relevant information. Integrating robots with smart home sensing solutions is a key step in providing dynamic contextual and social intelligence that is required for personalised assistance. Prof. Praminda Caleb-Solly will discuss the challenges and approaches for working towards safe and robust connected assistive robotic solutions for noisy real-world environments.
This presentation will focus on interaction with electro-mechanical musical instruments in early years SEN schools. One specific case study will be presented which had two main areas of interest: primarily, understanding the use of music technologies in group music workshops; secondly, to evaluate a set of early prototype design interventions created for this context. I will then go on to talk about the various potential avenue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area.
The talk will take a broad perspective on robots for education: from small non-social mobile robots to very social artificial agents, where do we stand today in terms of technical challenges to build powerful new paradigms for robots for learning? Dr. Séverin Lemaignan will build on results collected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in a dozen of different schools to also attempt to sketch future directions of research, from interactive machine-learning to data-driven social dynamics.
Co-Director, Centre for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and Inclusive Educatio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Policy and Leadership, FEHD
Research Fellow, Asia Pacific Centre for Leadership and Change
Assistant Edi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dership in Education
Date: 3 & 4 July 2019 (Wed & Thu)
Time: 10am – 12pm (AM session), 2pm – 4pm (PM session)
NAO 及 PEPPER機械人入門
Introduction to NAO and PEPPER
日期 :2019年2月11日
時間: 9:30am to 12:30pm
以圖像編程軟件Choregraphe操控NAO 及 PEPPER機械人
Controlling NAO and PEPPER with Choregraphe
日期 :2019年2月22日 或 3月5日
時間: 9:30am to 12:30pm
以圖像編程軟件Choregraphe開發進階的行為舉止
Developing advanced behaviors with Choregraphe
日期 :2019年3月15日 或 3月22日
時間: 9:30am to 12:30pm
1. Introduction to the 2 robots (NAO and Pepper) used by the project, highlight and compare their features
2. Taking care of robots – illustrate what teachers will face (protecting and packing)
3. Introduction to usage of Choregraphe
– the friendly graphical programming environment for teachers in general
- Provides easy but quite powerful programming environment
- Provides “virtual robot” (robot simulator) for easy try-out of exemplars
日期, 時間待定
NAO/PEPPER機械人 - 入門 及 以圖像編程軟件Choregraphe操控
NAO/PEPPER robots Introduction and Controlling with Choregraphe
日期 :2019年9月20日 (星期五)
時間: 9:30am to 5:00pm
地點:東華三院群芳啟智學校1樓禮堂
備註:出席全天活動教師可申請日薪代課津貼
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時間: 9:30am to 4:00pm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余江強報道:東華三院「特」破界限「飛」向夢想派對暨傳媒午宴昨日在該院屬下群芳啟智學校舉行,展示了智能機械人教學及教材電子化,以創科加強特殊教育的成果,邀得政府新聞處處長朱曼鈴、助理處長庾志偉,傳媒友好,該院董事局成員和管理層等聚首一堂,互相交流。該院主席王賢誌表示,今天(29日)是該院一年一度的賣旗日,呼籲各界積極支持,弘揚關愛精神。
孩子沉迷電玩當然不是好事,但若可以幫助他們學習,尤其對有特殊教育需要(SENS)的孩子來說,就更是好事。本身修讀機械工程的梁永鴻博士是東華三院群芳啟智學校校長,早於十年前已萌起機械人協助教學的念頭,去年獲滙豐銀行資助為期三年的「特殊學習需要學童智能機械人教育方案」,短短半年已見顯著效果。
早前,梁校長帶齊兩位「同事」─Robot NAO和Robot Pepper跟市民大眾見面,他的學生吳萬持更興致勃勃介紹兩位機械人給大家認識。梁校長說:「萬持就是個好例子,他有自閉症,如大部分患者一樣,就是我們說的不懂看人『眉頭眼額』,大大影響人際關係和自信心。機械人的好處是表情簡單,而且可編定特定程式,讓學生更放鬆與這位『老師』溝通,亦可設定在指定的行為和行動,才會回應學生,令他們更易理解現實社會人際關係。」........... 更多
Mercer覺得只要給孩子適當的培育,每個孩子都可以發揮小宇宙。早前Mercer出席東華三院「Teen才橫溢『童』創未來」午間派對,發現原來利用機械人互動學習,可大大提升教育效能。Mercer細問之下,才知這是「滙豐150週年慈善計劃」批出的資助,讓東華三院群芳啟智學校可進行為期3年的「特殊學習需要學童智能機械人教育方案」Robot4SEN計劃。
滙豐銀行一直為善最樂就係人都知,最難得是滙豐銀行每每都用心設計方案,投放最適切的資助,以幫助有需要的社會人士。其中在「滙豐150週年慈善計劃」中,就批出這個別具意義的教育方案。東華三院主席李鋈麟博士太平紳士表示:「衷心感謝滙豐批出4千多萬支持這個別具意義的計劃。這個機械人教育計劃是與特殊學校聯會合作,對業界有劃時代的啟導作用。我們會用機械人和感官刺激,去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增強專注力。期望讓學生們可以在壓力較低的情況下輕鬆學習。」........... 更多
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即使學童天生有所缺陷,同樣該擁有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東華三院主席李鋈麟博士太平紳士對此深感認同,更指出智障學童的思想領域不設界限,學習潛能不容小覷,希望透過東華三院特殊學校的完善教學服務,幫助他們發揮所長,增強自我照顧、學習知識和融入社會的能力。
大公網5月22日訊(記者楊州)「滙豐150週年慈善計劃─特殊需要學童智能機械人教育方案Robot4SEN開展禮」今日(22日)舉行,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日(22日)出席活動並致辭,他表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需要透過多元化的方法去學習,因此有關教材和教具都必須經過精心設計,以配合個別學童的進度和學習多樣性,從而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在滙豐銀行慈善基金支持下,香港特殊學校議會聯同東華三院群芳啟智學校等超過30所特殊學校、職業訓練局高峰進修學院以及教大的專家團隊攜手合作,透過開發以不同學科為基礎的智能機械人學習課程軟件,為本港逾30所特殊學校的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經驗,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提升專注力及學習動機........... 更多
(星島日報報道) 香港特殊學校議會聯同東華三院群芳啟智學校等超過三十所特殊學校、職業訓練局高峰進修學院及教大的專家團隊合作,通過開發以不同學科為基礎的智能機械人學習課程軟件,預計未來三年有超過八千名特殊學習要的學童受惠。有關計畫昨日舉行開展禮。
香港教育大學校董會主席馬時亨昨以香港特殊學校議會榮譽會長身分,出席特殊需要學童智能機械人教育方案Robot4SEN開展禮,有關計畫獲滙豐銀行慈善基金支持。馬時亨在開展禮上指出,機械人有無比耐性,令學童在沒有壓力下反覆練習,加上機械人可提供多重感官刺激,有生動畫面及聲效等輔助,提升學童專注力及學習動機........更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香港特殊學校議會聯同東華三院群芳啟智學校等超過30所特殊學校、職業訓練局高峰進修學院,及香港教育大學的專家團隊聯手,透過開發以不同學科為基礎的智能機械人學習課程軟件,為本港特殊學校的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經驗,協助相關學童提升專注力及學習動機。計劃為期3年,預計逾8,000名學童受益。
大會昨舉行「特殊需要學童智能機械人教育方案 Robot4SEN 開展禮」,教大校董會主席馬時亨昨日以香港特殊學校議會榮譽會長的身份出席活動。他指機械人有無比的耐性,令學童在沒有壓力下反覆練習,加上機械人可提供多重感官的刺激,有生動的畫面以及聲效等的輔助,有助提升有特殊需要學童的學習動機及成效........更多
以下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日(五月二十二日)出席「滙豐銀行150週年慈善計劃--特殊學習需要學童智能機械人教育方案」開展禮致辭全文: 李鋈麟博士(東華三院主席)、顏傑慧女士(滙豐銀行亞太區財務總監)、馬時亨教授(香港特殊學校議會永遠榮譽會長)、張仁良教授(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尤曾家麗博士(職業訓練局執行幹事)、譚鎮國校監(東華三院群芳啟智學校校監)、梁永鴻校長(東華三院群芳啟智學校校長)、各位校董、各位嘉賓、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很高興出席今天「滙豐銀行150週年慈善計劃--特殊學習需要學童智能機械人教育方案」開展禮。我出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時,曾了解過這個方案背後的構思,對方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能親身見證方案的落實與開展,並能夠在這裏為受惠學童送上祝福,實在感受良多。
滙豐銀行在一八六五年成立,服務香港超過150年,一直秉承海納百川的精神,兼容不同文化,關顧社群。二○一五年十一月,滙豐銀行宣布推出150週年慈善計劃,透過發行紀念鈔票籌款,而所籌得的款項,則分別由滙豐銀行慈善基金和香港公益金撥予本港慈善及教育機構,以資助發展不同項目。今天開展的「特殊學習需要學童智能機械人教育方案」,便是其中一個資助項目。這個為期三年的方案,旨在通過科技來啟發有需要學生的創意和增強他們的學習能力,可謂饒具意義。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需要透過多元化的方法去學習,因此有關教材和教具都必須經過精心設計,以配合個別學童的進度和學習多樣性,從而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近年來,智能機械人日趨普及,這些機械人可充當這類學童的小老師,在他們反覆練習的過程中,陪伴左右、加以提點,令學習變得有趣味。此外,機械人還可提供生動的畫面及製造適當的聲效,令學童在學習時更為專注;又能即時作出回應,有助改善學童的溝通技巧和學習效果,對師生雙方都帶來莫大的裨益 .......... 更多
滙豐銀行150週年慈善計劃 – 特殊需要學童智能機械人教育方案
若有任何意見及查詢,請電郵給hsbc.project@twghkfkcsp.edu.hk。